关于无犯罪记录的法律规定

首页    关于无犯罪记录的法律规定
2022-04-06 12:04:12
浏览量:464
收藏

虽然检察机关做出了不起诉决定。但是,如果去派出所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,还是可能会遇到障碍。有些地方规定,对于酌定不起诉的当事人,公安机关是不予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的。

 

法律在进步2021123日公安部发布了《公安机关办理犯罪记录查询工作规定》(以下简称《犯罪记录查询工作规定》),各省不再各自为政,自行规定犯罪记录查询的规定。这个工作规定明确了犯罪记录的定义——犯罪记录,是指我国国家专门机关对犯罪人员的客观记载。除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确认有罪外,其他情况均应当视为无罪。这就意味着,检察机关的不起诉决定,无论是相对不起诉还是绝对不起诉,既然没有法院裁判文书确认有罪,那就都算无罪,公安机关都应该出具《无犯罪记录证明》。

同时,违法行为也不能记录在无犯罪记录证明中。以往有些省份出具的是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,对于有过违法行为的,比如说赌博、嫖娼,也不予出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。但是,《犯罪记录查询工作规定》明确规定,对于个人查询,未发现申请人有犯罪记录的,应当出具《无犯罪记录证明》。换言之,只要没有犯罪记录,即便有过违法记录,公安机关必须出具《无犯罪记录证明》。

然而,对于受刑人员的犯罪标签,无论轻罪还是重罪,依然有着巨大的连累后果。首先,犯罪标签会对个人的职业带来重大影响。按照现行法律规定,受过刑事处罚的人不能担任法官、公务员等二十多种职业;律师、医师将被吊销资格证书,法官、检察官、公职人员会被开除党籍、开除公职,连出国申请签证、自己开公司申请营业执照都会受到影响。同时,刑法第100条规定了前科报告义务——“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,在入伍、就业的时候,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,不得隐瞒。也就是说,不管多么轻微的犯罪,在找工作和参军时都要承担 前科报告义务。无论送外卖、开出租、应聘餐厅服务员等,你都需要向雇主报告自己曾经受过刑事处罚。虽然法律没有禁止雇主雇佣服刑人员。但你想一想,当你提交受过刑事处罚的记录,雇主难道不会因此歧视你吗?

其次,犯罪标签还会连累亲人。有的地方甚至孩子上小学都要家长提供 无犯罪记录证明。在法律中,如果近亲属或者直系亲属有过犯罪,如果想当警察、参军或者报考提前批的院校,比如军校、警校、司法院校,甚至当飞行员、船员都可能会受影响。

法治的确在进步。以前高考前需要填写《高中毕业生家庭情况调查表》,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、家庭成员、主要社会关系成员的犯罪记录需要在调查表中如实填写,并记入档案,这必然会对就业升学产生影响。现在有些省份已经取消了这种填报规定,但是,还有相当多的考试需要填写近亲属、和主要社会关系成员的犯罪记录,这种现象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。

 

   法律在慢慢地调整,2011《刑法修正案(八)》对于前科报告义务进行了修改,免除了未成年人的前科报告义务,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,在入伍、就业时免除前科报告义务。

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,对于未成年人还是应该贯彻改造教育的刑事政策。修正案虽然免除了报告义务,但是犯罪的未成年服刑结束后,如果考上大学,毕业后能够当公务员、警察、法官、检察官吗?法律语焉不详。

《犯罪记录查询工作规定》虽然也规定如果申请人有犯罪记录,但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,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,受理单位应当出具《无犯罪记录证明》。但这是否意味着犯罪记录归零,这还是有争议的。我个人的建议是既然都可以开出无犯罪记录证明了,那犯罪记录就应该抹掉,这样也有助于未成年人回归社会。